低压铸造
是指使液体金属在较低压力(0.02~0.06MPa)作用下充填铸型,并在压力下结晶以形成铸件的方法.。
技术特点:
1、浇注时的压力和速度可以调节,故可适用于各种不同铸型(如金属型、砂型等),铸造各种合金及各种大小的铸件;
2、采用底注式充型,金属液充型平稳,无飞溅现象,可避免卷入气体及对型壁和型芯的冲刷,提高了铸件的合格率;
3、铸件在压力下结晶,铸件组织致密、轮廓清晰、表面光洁,力学性能较高,对于大薄壁件的铸造尤为有利;
4、省去补缩冒口,金属利用率提高到90~98%;
5、劳动强度低,铝合金铸造工艺,劳动条件好,设备简易,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。
应用:以传统产品为主(气缸头、轮毂、气缸架等)。
收缩:铸造合金从液态到凝固完毕,铝合金低压铸造,以及随后继续冷却到常温的过程中都将产生体积和尺寸上的变化,铝合金铸造,这种体积和尺寸的变化总称为收缩。合金从浇注温度到常温的收缩通常分为三个阶段,即液态收缩、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。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对铸件中缩孔的大小有决定性影响;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共同影响热裂的形成;而固态收缩对铸件中应力的产生、冷裂的形成以及铸件形状尺寸的改变起主要作用。
热裂:合金的热裂是指合金在高温状态形成裂纹倾向的大小,它是某些非铁合金铸件常见的铸造缺陷之一。通常,热裂的外形曲折而不规则,多沿晶界产生。裂口的表面往往被强烈氧化,无金属光泽。按其在铸件上的位置,热裂又通常分为外裂和内裂。外裂常从铸件表面不规则处、尖角状、截面厚度有变化处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产生应力集中的地方开始,逐渐延伸至铸件内一般不会延伸至铸件表面,其裂口表面很不平滑,常有很多分叉,氧化程度较外裂轻些。
铸造的定义是什么?
铸造就是熔炼金属, 首先应当制造铸型,然后将熔炼好的金属液体浇入铸型腔内,待金属液体凝固后获得具有形状、清整处理后得到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。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,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 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.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。
一般来说金属型铸造的种类造型方法也有很多种,一般常用的可以分为普通砂型铸造、特种铸造、压力铸造、连续铸造、低压铸造、离心铸造等铸造方式。
普通砂型铸造其中湿砂型铸造 为普遍,砂型铸造成本低、工艺性好、重熔 节省资源和能源, 铸铝件**采用砂型铸造,主要原因是砂型铸造较之其它铸造方法成本低、生产工艺简单、生产周期短等特点。普通砂型铸造还包括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等三大类。